美國;制造業回流進程回顧:成效有限,未達預期
反思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,自2009年以來奧巴馬政府圍繞;制造業回流戰略推出一系列制造業支持政策。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在GDP的比重始終在12.0%~12.3%范圍內小幅波動,沒有超過危機前2007年12.8%的水平,更遠低于本世紀之初15%左右的較高水平。2013年以后,制造業比重反而再次下降,2015年回到12.0%的歷史低位。近八年來的多數年份制造業增速低于同年美國GDP增速。因此我們認為,奧巴馬政府大力推進的美國;制造業回流相關政策成效有限,效果未達預期。
全球制造業增速趨緩,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已位居世界第一
近20年來全球范圍內制造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始終保持下滑趨勢,由本世紀初的20%左右下降至現在約15%的占比水平。近20年內全球制造業格局出現了較大變遷,21世紀初,歐盟、美國、日本三大經濟體在全球制造業中占據領導地位,三者的合計制造業增加值在全球占比接近70%。中國制造業以驚人的速度增長,2012年制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歐盟躍居世界首位,歐美日三大經濟體制造業占比逐年下滑至不足全球制造業的50%。2013年全球制造業增加值比重分布:中國第一占23.9%,美國第二占21.2%,歐盟第三占21.2%,日本第四僅占7.6%,其他國家合計占26.5%。但中國制造業多是中低端產品且比較分散,美國制造業主要是化學新材料、芯片、半導體等電子產品、航空航天、汽車等高端制造業和食品飲料、石化能源等消費相關的制造業。
美國制造業預判:高端地位穩固但面臨競爭,中端部分回流
特朗普;制造業回流設想過于激進,有悖于全球經濟發展客觀規律。美國強大的基礎是高科技等新興產業,試圖重新恢復美國傳統制造業地位是不切實際的,通過搶奪中低端制造業打壓中國更無可行性。美國高端制造業的優勢地位將繼續保持穩固,但開始面臨中國等國更多的競爭。消費電子等中端制造業或將成為;制造業回流的主要領域,但智能手機需求放緩。低端制造業在美國生存空間仍然有限,不具備回流潛質。
全球制造業新格局將現,把握中國高端裝備投資機會
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帶來的制造成本壓力倒逼低端制造業轉型升級。美國中端制造業回流推動中國走向產業升級。中國具備由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的潛力,但需要時間積累和分步突破。期間要重視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變化帶給制造業的影響:重視國企改革提效帶來的投資機會,重視自動化、尤其智能化設備的持續需求,重視一帶一路產能和資本輸出的投資機會,出現剩者為王的現象,重點投資需求向上的龍頭企業。最大的增量投資機會在高端裝備:軍工、芯片、半導體、大飛機、先進材料、高端機床、核心零部件等方向。